欢迎到 -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邮箱:742805758@qq.com手机:15216837090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60766769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电话:021-60766769
传真:021-60641703
手机: 15216837090
邮箱 : 742805758@qq.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
新闻资讯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应用探讨
编辑:admin   时间:2019-03-04 15:57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即是根据对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和评价,提出合适的清除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分析,在评价的过程中分析环境的具体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基建工程总体规模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工程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有效保护环境,确保生态恢复,避免出现环境影响和生态损失。
1 当前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一般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等。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是关键,但是影响因素多,影响预测评价可能存在偏差现象,必须在当前评价水平基础上提高。以下对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评价深度不够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分别规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在导则和规范的落实阶段需要了解工程建设内容和方案,但是评价阶段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不足,在信息收集和后续评价中,难以进行精确评价。另外,评价应根据线路敏感目标等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如果仅考虑噪声污染现象,则势必存在不足。
1.2 评价重点不明确
当前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不同线路走向、沿线环境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主要影响体现在生态、噪声、大气、水体等方面。不同的路线方案、保护目标分布等可能导致拟建工程对沿线的环境影响因子差异较大,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往往存在各类影响分析不能进行侧重分析问题,导致突出的环境问题不能针对性分析,评价深度不够等,导致突出环境问题的影响预测分析存在偏差,环保措施无针对性,无法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想作用。
1.3 环境影响后评价实施力度不够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进行评价,工程建成后实际的环境影响可能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工程运营一定时间后,应对工程建成后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等规范要求进行,避免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混为一谈。
1.4 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不够
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总体要求,建设项目应符合规划环评中“三线一单”要求,分析建设项目与生态红线、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及负面清单的相符性。对于前期实施的规划,生态红线可结合当地政府发布的红线规划进行对照,质量底线也可以通过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来进行分析,但资源利用上线和负面清单的内容也难对照分析,尤其是负面清单内容,而这恰恰是项目是否满足规划环评要求的重要内容。
1.5 批建不符现象较为常见
由于种种原因,建设项目的内容、地点、规模、防治措施等往往与环评报告很难保持一致,而且有些企业对环评的真正意义不清楚,擅自改变审批后的建设内容,导致批建不符,直接到指定的后果就是项目不能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应用改进措施建议
结合当前工程环境保护的概况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等,需按照导则和规范流程要求进行评价,才能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要求。以下对现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改进措施分析:
2.1 加强评价深度
根据施工区域的环境敏感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进行评价等级判定,根据导则确定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要求进行等级要求的深度评价。另外,应针对选线沿线的敏感因素调查清楚,判定选线从环保角度是否合理可行,若不可行应提出建议另外选线的建议。
2.2 明确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施工区域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筛选环境影响大、持续周期长或影响不可逆的影响因子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比如跨越村庄、学校等噪声敏感点,应对声环境影响进行针对性分析,现状调查中对沿线村庄、学校的临路第一排建筑标高、层数、建筑朝向、门窗结构、拟建工程与敏感点之间的地面环境(荒地、绿地或拟设置声屏障等)进行调查,预测中应考虑不同声功能区的预测(如第一排4a 类、第二排2 类应分别进行预测);比如跨越河流,应对地表水环境和风险进行针对性分析,环保措施中对桥梁两侧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和事故池提出建设要求;比如跨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应对生态影响进行针对性分析,现状调查清楚跨越的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现状、保护动植物分布情况,生态环保措施应针对可能占用的特殊生态敏感区提出避让、减缓、补偿或重建措施。
2.3 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对工程概况、环境影响要素、污染防治对策等进行验证分析,对环评阶段的工程内容和选线是否有变更进行验证,若工程内容和路线发生变动,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是否存在重大变动,是否与环评阶段环境影响结论存在一定差异;对生态、噪声、大气等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进行验证,对环评阶段采用的分析预测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偏差,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改进建议;对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是否合理、适用、有效进行验证,是否满足施工期、运营期减少环境负面影响、控制污染的要求,对环保措施运行的管理、监督检测等对策建议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验证。从中找出问题和原因,为进一步提出补救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因此,为了更好的评价工程建设项目对周边的环境影响情况,改善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程度,在工程运营一段时间后,应对工程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
2.4 加强环评事中事后监管
审批部门将项目环评审批后,监督执法部门应及时跟进,做好环境保护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有效衔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挂牌督办、约谈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对建设项目所在地进行区域限批或上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等综合手段,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严格依法查处和纠正建设项目违法违规行为。
3 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山、水、林、田、湖、草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环保人应牢记习总书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望,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把好第一道关,守好第一道门,让环评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企业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为管理、监督部门提供依据。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沪ICP备16023097号-13